你的热饮温度安全吗?国际权威机构的致癌性评估

早上顺路买了点花茶,最近牙不太好,不太喜欢喝热的东西,就习惯把茶凉到较低温度再喝。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听到的关于温度与食道癌的关系,便搜索了一些相关资料。仔细研究后发现,这确实是一个平时容易被忽视但与健康息息相关的问题,所以想梳理一下,提醒大家多关注这方面的健康。

一、国际权威机构对高温热饮致癌性的评估

世界卫生组织(IARC)的分类
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在2016年发布报告,将“65℃以上的热饮”列为2A类致癌物(很可能对人类致癌),这一结论基于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及动物实验支持。例如:

  • 伊朗一项针对5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,每天饮用≥60℃热茶的人群患食管鳞癌风险增加90%。
  • 中国研究显示,饮用≥65℃热茶的人群食管癌风险增加67%。

致癌机制
食管黏膜的正常耐受温度约为40-50℃,当温度超过65℃时,黏膜会被烫伤。长期反复的烫伤会导致黏膜细胞异常增生,逐渐发展为慢性炎症、癌前病变,最终可能引发食管癌。

温度争议与补充说明

  • 部分研究指出,致癌风险与长期高温刺激直接相关,而非单次饮用。例如,65℃的短暂接触可能不会立即致癌,但长期习惯性饮用会增加累积损伤风险。
  •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饮水温度控制在10-40℃,与口腔黏膜温度(36.5-37.2℃)接近,避免黏膜损伤。

二、实际温度判断与日常误区

常见高温食物的温度范围

  • 火锅汤底:120℃以上(需冷却3-5分钟)。
  • 刚冲泡的茶/咖啡:80-90℃。
  • 刚出锅的面条/饺子:70-80℃。

简易判断方法

  • 嘴唇测试法:用嘴唇轻触饮品,若感觉“微温不烫”则适宜饮用(约50℃以下)。
  • 自然冷却时间:热饮倒入杯中后,室温下静置3-5分钟可降至65℃以下。


三、健康建议与预防措施

调整饮食习惯

  • 控制温度:将热饮/热食放置至50℃以下再食用,避免“趁热吃”。
  • 分阶段降温:用浅口容器盛装热饮,加速散热;火锅食材捞出后稍晾再入口。

减少其他风险因素

  • 戒烟限酒:酒精(尤其是高度白酒)和烟草是食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,与高温饮食协同增加风险。
  • 饮食多样化:多摄入新鲜蔬果,减少腌制、熏烤类食物,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。

高危人群筛查

  • 筛查对象:年龄≥45岁、有食管癌家族史、长期吸烟饮酒或喜食烫食者。
  • 检查手段:胃镜是早期筛查的金标准,建议高风险人群每1-3年检查一次。


四、总结

现有证据充分支持长期饮用65℃以上热饮会增加食管癌风险的结论。保护食管健康需从日常细节入手,结合温度控制、饮食调整及定期筛查,可显著降低患病风险。对于习惯高温饮食的人群,建议逐步改变习惯,并通过科学方法判断适宜温度。

微信扫码阅读

转载或引用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
© 2024 www.evan.xin

评论区 | 2 条评论
  • obaby

    基本喝不了热的,即使是茶水也得放很久,感觉没那么热了才敢喝

消息盒子
# 您有6条未读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# 您需要首次评论以获取消息 #

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